•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海南美食
  • 不倒的红旗——听革命后人讲述琼崖革命斗争
  •   谈起海南革命斗争史,海南人最为自豪的是“23年红旗不倒”。你可知道这“红旗不倒”背后的艰辛?

      在纪念中国建党90周年之际,记者沿着先辈的足迹探寻。一块碑就是一段的里程,一个故事就是一次生动的理想教育。

      1927年9月23日,琼崖革命领导人杨善集、陈永芹、王文明率领讨逆革命军在万泉河南岸的椰子寨打响了琼崖武装斗争第一枪。

      到1950年5月1日,整整23年,远离革命中心、远离的琼崖革命军队在数倍于己的敌人不间断地“围剿”中了下来,迎来了海南岛全境的解放。

      马必前是原琼崖纵队副司令员、海南军区副司令员马白山的儿子。这位一出生就颠沛,直到1950年12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母亲和妹妹、弟弟的革命后代,近年编著了200多万字的多本琼崖革命史著作。他说,回顾海南革命史,的关心、指导,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党是指。”他说。

      1930年2月,广东省委派冯白驹到上海向等中央领导人汇报琼崖革命斗争情况。指出,你们琼崖党组织抓住红军,抓住农村革命根据地,抓住苏维埃,这三件大事很好。今后,只要紧紧依靠群众,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斗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1933年春,琼崖特委冯白驹带队从母瑞山根据地突围时,仅剩下25人,全岛与组织有联系的只有60多人。冯白驹几次派人去、上海寻找广东省委和,均无结果。那是琼崖革命最困难的时期。冯白驹后来回忆道:“从1932年到1937年,我们和上级失去联系,找不到上级,在找不到省委,在上海找不到中央。”琼崖革命犹如茫茫大海中的航船,突然失去了引航的灯塔。直到1937年,才和省委取得联系。

      坚守母瑞山革命根据地8个月中,琼崖纵队一度过起“野人”生活,睡石头床、盖芭蕉叶、穿树皮树叶衣服,仅有的两名女同志穿的是“百叶裙”。一次,冯白驹领着大家采野菜时,发现一种半人多高、形状极像蚕豆苗的野菜,一尝,叶嫩茎脆,味道也不错,此后大家就靠着这种无名野菜度日。这种野菜为琼崖革命立了大功,冯白驹将它命名为“革命菜”。

      据史料记载,在1927年“4·12”中,海南岛的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有2000余人,其中有500余人被。

      冯白驹后来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领导下的琼崖特委是琼崖纵队的灵魂,是游击区人民的主心骨。

      一支有了灵魂的军队是冲不散、打不垮的军队。即使在母瑞山突围时仅剩冯白驹等25人,也没有一人,没有一人当逃兵。一支有了灵魂的军队是有强大凝聚力和力的军队。琼崖纵队三支队副支队长兼参谋长林和平原是清乡队的队长,管着几十号人,有长枪短枪、机关枪。1941年,他毅然带着队伍投奔了琼崖,宁愿过革命的清苦日子。

      在定安县老区雷鸣镇南曲村一棵大榕树下有5块,其中最醒目的一块石碑上刻着“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字样,旁边还有一块今年新立的不锈钢牌,刻有冯白驹将军画像的故事。

      曾任定安县卫生局长的王昭成说:小时候,在村里就常听老辈人说起冯白驹将军的故事。现在老辈人一个个都陆续离世了,为了把琼崖革命的红色记忆流传下去,就搞了这个固定的纪念园地。

      王昭成和村里乡亲靠募捐修建起连接大榕树的800米村道,陆续立了5块。近5年来,每到清明节,王昭成都把村里上百男女老少召集到大榕树下,给他们讲冯白驹将军在南曲村从事革命活动的故事。乡亲们按照传统习俗给“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石碑点蜡烛、上香、献花、供水果点心。

      定安县委说,缅怀先烈,目的就是要“举红旗,传薪火”,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把海南建设得更加美好。据